脑鸣的中医治疗需根据患者体质和证型辨证施治,常见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同时结合情志和饮食调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诊。
1、中药调理
中医将脑鸣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不足、肾精亏虚等证型。肝阳上亢者可选用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气血不足者常用归脾汤健脾养血;肾精亏虚者多用六味地黄丸滋肾填精。药物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辨证开具,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治疗
常选取百会、风池、太冲、太溪等穴位。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可调节清阳之气;风池穴疏通头部气血;太冲、太溪分属肝经和肾经,能滋阴潜阳。每周治疗2-3次,通过刺激经络改善脑部气血运行,缓解耳鸣脑响症状。
3、推拿按摩
每日按揉太阳穴、风池穴各3分钟,配合拿捏颈肩部肌肉,可放松局部紧张肌肉,促进头颈部血液循环。耳部鸣天鼓手法(掌心捂耳后快速放开)有助于调节耳部气血,但操作时需注意力度适度。
伴有脑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抑郁加重症状,建议通过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调节气机。饮食宜选用黑芝麻、核桃、山药等补肾益精食材,忌食辛辣油腻。若持续出现头部异响伴头晕、听力下降,应及时到中医脑病科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