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对于调节睡眠节律相关的失眠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其效果因人而异且存在局限性。褪黑素是人体自然分泌的激素,主要参与昼夜节律的调节,并非对所有类型的失眠都有效。
1、调节睡眠节律
褪黑素对时差反应、昼夜节律失调导致的失眠可能有效。例如跨时区旅行或轮班工作人群,补充褪黑素可帮助调整生物钟,缩短入睡时间约20-30分钟。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MT1/MT2受体,向身体传递“夜间”信号。
2、效果有限的情况
对焦虑、抑郁、慢性失眠或器质性疾病引发的睡眠障碍效果较弱。研究显示这类失眠患者服用褪黑素后,睡眠质量改善率不足35%。长期失眠者可能存在神经递质紊乱或心理因素,需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或抗焦虑药物。
使用褪黑素需注意服用时间及剂量,建议睡前1小时服用0.5-5mg,超过10mg可能引起反跳性失眠。连续使用不宜超过13周,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自身分泌功能。约20%使用者会出现日间嗜睡、头痛等不良反应,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肝病患者应慎用。
对于睡眠问题持续超过3个月或伴有日间功能损害者,建议尽早就医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失眠治疗需结合睡眠卫生教育、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单靠褪黑素难以解决复杂病因。正在服用抗凝药、免疫抑制剂或避孕药者,使用前务必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