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多壮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如何判断凝血功能异常?

如何判断凝血功能异常?

凝血功能异常一般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和病史评估等方式进行判断,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实验室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是判断凝血障碍的主要依据,通常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测定等指标。国际标准化比值超过1.2或凝血酶时间延长可能提示凝血异常,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亢进。

2、临床表现

自发性皮肤瘀斑超过3处或直径超过1厘米需警惕,关节腔出血常见于血友病患者。术后24小时内伤口渗血不止或月经量超过80ml/周期属于异常出血表现,这些症状持续出现时应考虑凝血功能异常。

3、病史评估

需了解近三月内是否使用华法林、肝素等抗凝药物,询问家族中有无血友病等遗传性出血疾病史。对于反复鼻出血每周超过2次且持续3个月以上的患者,应重点排查血管性血友病等疾病。

日常发现不明原因的出血倾向时,建议记录出血部位、频率和持续时间。就诊时应向血液科医师详细提供用药史和家族史,配合完成凝血四项、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等专项检查,避免擅自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