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可能是刷牙不当等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牙龈炎、牙周炎、全身性疾病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查明病因。常见原因包括局部炎症刺激、全身凝血功能异常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
1、牙龈炎
牙龈炎主要由牙菌斑堆积刺激牙龈组织引起,表现为牙龈红肿、触碰易出血。患者需通过超声波洁牙去除牙结石和菌斑,并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含片抑制细菌,配合过氧化氢溶液局部冲洗消炎。
2、牙周炎
当牙龈炎进展为牙周炎时,会出现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治疗需进行龈下刮治清除深层牙石,必要时辅以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严重者需牙周翻瓣手术修复受损组织。
3、全身性疾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引发牙龈自发性出血。此类患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氨甲环酸片改善凝血功能,同时避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凝药物。
日常应注意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轻柔清洁。建议每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结石及时清理。若出血持续超过1周或伴有牙齿松动、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到口腔科或血液科就诊,通过血常规、凝血四项等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