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著云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如何降低血肌酐水平?

如何降低血肌酐水平?

血肌酐水平升高通常提示肾功能异常,降低血肌酐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常见方法包括控制原发疾病、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以及透析治疗等。具体方案需结合患者病情,在医生指导下制定。

1、控制原发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可加速肾功能损害。例如糖尿病患者需通过胰岛素注射液、格列美脲片等药物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氯沙坦钾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延缓肾损伤进展。

2、调整饮食结构

建议采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低于3g,避免腌制食品。合并高钾血症者需减少香蕉、橙子等高钾食物摄入。

3、药物治疗

肾功能不全者可遵医嘱使用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等中成药辅助排毒。合并水肿时可短期使用呋塞米片利尿,但需监测电解质。严重代谢性酸中毒需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注射液纠正。

4、透析治疗

当血肌酐持续超过707μmol/L或出现严重尿毒症症状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替代肾脏功能,可有效清除体内肌酐、尿素氮等代谢废物。

日常需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布洛芬等,保持规律作息并监测血压、尿量变化。建议每3个月复查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若出现水肿、少尿等症状加重,应及时至肾内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