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表现为生殖器或肛门周围出现疣状赘生物。其发生与病毒类型、传播途径及个体免疫状态等因素相关,需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
1、病原体
尖锐湿疣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6型和11型感染引起。这类病毒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侵入上皮细胞,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肉眼可见的疣体。病毒潜伏期通常为3周至8个月,免疫力低下者易发病。
2、传播途径
性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包括阴道同房、肛交及口交。少数情况下可能通过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生活用品感染,如共用毛巾或坐便器。母婴传播也可能发生,导致新生儿喉乳头瘤病。
3、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为生殖器、会阴或肛周出现粉红色或灰白色丘疹,逐渐发展为菜花状、乳头状赘生物。患者可能出现瘙痒、灼痛或出血,合并感染时可有分泌物增多。部分病例可能无症状,但具有传染性。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不洁性行为。治疗期间应遵医嘱使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药物,或采用冷冻、激光等物理疗法。性伴侣需同步检查,定期复查以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