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需根据病原体类型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不存在“最好”的药物。通常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止咳化痰药、解热镇痛药或中成药等,具体如下:
1、抗病毒药物
若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玛巴洛沙韦片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这类药物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能缩短病程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2、抗生素
针对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支气管炎,常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或阿奇霉素片等。需注意青霉素过敏者禁用阿莫西林,用药前应进行皮试。
3、止咳化痰药
对于咳嗽痰多症状,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能稀释痰液,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可促进气道纤毛运动,帮助排痰。干咳者可选用右美沙芬糖浆。
4、解热镇痛药
发热超过38.5℃或伴有头痛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儿童建议选择滴剂剂型,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5、中成药
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等适用于风热犯肺证,表现为咽痛、黄痰等症状。荆防颗粒适用于风寒型感染,需经中医师辨证后使用。
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咳血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注意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烟及接触刺激性气体。抗生素使用需足疗程,切忌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防止耐药性产生。特殊人群如孕妇、肝肾功能异常者用药前需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