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掌分布的穴位较多,常见的有劳宫穴、鱼际穴、少府穴、大陵穴、神门穴等。这些穴位在中医理论中具有不同的定位和功效,临床常用于辅助治疗相关病症。
1、劳宫穴
位于手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该穴位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功效,可辅助缓解心悸、口臭、中风昏迷等病症。日常可通过指腹按揉或艾灸刺激该穴位。
2、鱼际穴
位于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此穴归属手太阴肺经,具有清热利咽、止咳平喘的作用,常用于改善咽喉肿痛、咳嗽、发热等肺系疾病。按摩时可用拇指指端垂直按压。
3、少府穴
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所指凹陷处。作为手少阴心经的荥穴,可清心泻火、理气活络,适用于心绞痛、小便不利、手掌麻木等症,针刺或刮痧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4、大陵穴
位于腕掌横纹中点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此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具有宁心安神、和胃宽胸的功效,对失眠、胃痛、手腕疼痛有调理作用,常与内关穴配伍使用。
5、神门穴
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作为手少阴心经的原穴,具有益气安神、通经活络之效,适用于健忘、心悸、失眠等心神不宁症状,可配合按压或穴位贴敷治疗。
日常按摩手掌穴位需注意力度适中,单次按压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若需通过针灸、艾灸等方式治疗疾病,建议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由执业中医师根据体质辨证取穴,避免自行操作引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