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高发区预防感染需采取综合措施,主要包括避免高危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血液接触、及时进行暴露后预防以及定期检测等。
1、避免高危性行为
保持固定性伴侣,拒绝多伴侣或无保护性接触。HI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与感染者发生未保护性行为时,生殖器黏膜破损可能造成病毒入侵。建议建立健康的两性关系,若伴侣为HIV阳性,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暴露前预防措施。
2、正确使用安全套
每次性行为全程使用质量合格的乳胶安全套,检查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正确佩戴可将HIV传播风险降低80%以上,同时能预防其他性传播疾病。需注意避免重复使用,使用后妥善处理。
3、避免血液接触
拒绝共用注射器、纹身器械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在医疗操作中确保使用一次性或严格消毒的器械,接触他人血液时应佩戴防护手套。静脉吸毒者应参加针具交换项目,降低共用针具风险。
4、暴露后预防
发生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尽快前往定点医院进行阻断治疗。医务人员推荐使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联合多替拉韦等三联药物,连续服用28天,阻断成功率可达80%以上。超过72小时则无法保证预防效果。
5、定期检测筛查
高危人群每3-6个月进行HIV抗体检测,窗口期后检测结果更准确。早期发现感染可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降低病毒载量至检测不到水平时基本无传染性。孕妇需进行产前HIV筛查,实施母婴阻断措施。
日常应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卫生用品,医疗美容选择正规机构。若出现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疑似急性感染期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艾滋病高发区居民应主动学习防艾知识,消除对感染者的歧视,共同营造科学防治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