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一般在60~100次/分钟,但会受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儿童、运动员等群体的心率范围可能略有不同,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判断。
心率的正常范围与年龄密切相关。1岁以下婴儿的心率通常为120~140次/分钟,1~3岁幼儿约为100~120次/分钟,3~7岁儿童多在80~100次/分钟。长期规律运动的成年人或运动员,由于心脏代偿功能较强,静息心率可能维持在50~60次/分钟也属正常。情绪波动、体位改变、环境温度变化等生理因素可使心率暂时性增快10~20次/分钟,通常在消除诱因后自行恢复。
若静息心率持续低于50次/分钟或超过100次/分钟,伴随头晕、胸闷等症状时,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心律失常等病理状态有关。正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药物也可能引起心率改变。建议日常监测心率时选择安静状态下测量,测量前避免饮用含咖啡因饮料。发现持续异常应及时就诊心内科,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明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