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的处理方法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选择,常见方式包括立即停止活动、及时就医检查、药物治疗、介入或手术治疗等。若出现剧烈或持续胸痛,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避免延误病情。
1、立即停止活动并评估症状
胸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保持安静休息,坐下或采取舒适体位。观察胸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如呼吸困难、恶心、出汗等。若疼痛持续超过15分钟或加重,需警惕心肌梗死等急症。
2、及时就医检查
所有不明原因的胸痛都应尽快到急诊科就诊,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胸部CT等检查明确病因。心绞痛患者需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肺栓塞可疑者需完善D-二聚体检测,主动脉夹层患者需紧急进行增强CT血管成像。
3、药物治疗
确诊心绞痛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但收缩压低于90mmHg时禁用。心肌梗死患者需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抗血小板聚集。肺炎引起的胸痛需用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胃食管反流患者可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4、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病变情况选择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室上速可通过射频消融术根治,急性肺栓塞患者必要时行导管取栓治疗。
5、外科手术
主动脉夹层患者需急诊行人工血管置换术,张力性气胸需立即胸腔闭式引流,食管破裂需紧急开胸修补。心脏瓣膜病引起的胸痛,在规范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考虑瓣膜置换手术。
胸痛患者切忌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糖尿病患者出现胸痛时需同步监测血糖。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胸痛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