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经期通常可以洗澡,但一般建议选择淋浴而非盆浴,并注意水温适宜。洗澡时做好个人清洁,有助于保持外阴卫生,降低感染风险。
1、淋浴清洁
经期使用淋浴清洗身体,能够及时清除皮肤表面的汗液和经血,减少细菌滋生。洗澡时需避免让水流直接冲洗阴道内部,防止破坏正常菌群环境。洗完后要及时擦干身体,尤其是外阴部位,保持干燥。
2、温水洗澡
经期洗澡建议选择38~40℃的温水,避免水温过冷或过热。适当温度的水流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经期腰腹部胀痛等不适感。若使用过热的水可能引起出汗增多,反而容易受凉。
3、避免盆浴
经期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盆浴可能使污水逆流进入生殖道,增加盆腔感染风险。此外经血暴露在水中容易滋生细菌,可能引起外阴炎或阴道炎。
经期洗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为宜,避免体力消耗过大。若存在严重痛经、经量过多或发热等情况,可暂停洗澡并及时更换卫生用品。日常需注意勤换卫生巾、穿透气内衣,出现外阴瘙痒或分泌物异常时应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