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壁肿胀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口腔溃疡、疱疹性口炎、黏液腺囊肿等疾病原因有关。若肿胀持续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
1、生理性原因
口腔内壁受到烫伤、咬伤等物理刺激后,局部组织可能因损伤出现肿胀或血泡。这类肿胀通常轻微,无感染时会在3~5天内自行消退,期间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再次损伤。
2、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可导致黏膜充血肿胀,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伴有疼痛感。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西瓜霜喷剂、西地碘含片、冰硼散等药物促进愈合,同时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创面。
3、疱疹性口炎
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广泛红肿,伴随成簇小水疱和浅表溃疡。临床常用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喷昔洛韦乳膏局部涂抹控制感染。
4、黏液腺囊肿
唾液腺导管阻塞可能导致黏液潴留,形成半透明囊泡。较小的囊肿可能自行消退,但较大或反复发作的囊肿需通过手术或激光治疗。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碘甘油等辅助消炎。
若排除烫伤、咬伤等明确诱因后,口腔肿胀仍持续存在或逐渐加重,需警惕其他疾病可能。建议及时到口腔科就诊,通过视诊、触诊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避免自行随意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