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多壮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纤维蛋白原高是什么意思?

纤维蛋白原高是指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与炎症反应、组织损伤、妊娠以及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等疾病有关。若检查发现纤维蛋白原升高,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原因。

炎症反应、创伤或感染时,机体释放炎性因子刺激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导致其水平升高。例如肺炎、结核等感染性疾病患者常伴随发热、咳嗽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控制感染。组织损伤如手术、外伤或烧伤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纤维蛋白原作为急性期反应蛋白会代偿性增加,以促进凝血和修复。这类情况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清创、缝合或植皮等处理,必要时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缓解疼痛。

妊娠期女性由于生理性血液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水平可能逐渐升高至分娩前,通常产后可自行恢复。但若合并妊娠高血压或子痫前期,需密切监测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慢性疾病患者因代谢异常或肾功能受损,可能引起纤维蛋白原持续升高,常需联合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控制原发病。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细胞可能分泌促凝物质,导致纤维蛋白原异常增高,需结合手术、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

建议发现纤维蛋白原升高时完善C反应蛋白、D-二聚体、肝肾功等相关检查。日常注意监测血压、血糖,避免高脂饮食和久坐不动。需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自行服用抗凝药物,以免增加出血风险。若伴随皮下瘀斑、血尿等异常出血表现,应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