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艾灸缺盆穴有何功效?

艾灸缺盆穴作为中医传统疗法,通常具有温经散寒、缓解咳嗽气喘、改善肩颈疼痛、促进脾胃运化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等功效。该穴位位于锁骨上窝中央,属足阳明胃经,艾灸可通过温热刺激发挥治疗作用。

1、温经散寒

艾灸产生的热力能渗透缺盆穴所在区域,驱散体内寒邪,尤其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鼻塞等症状。其温热效应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寒凝血瘀导致的疼痛。

2、缓解咳嗽气喘

该穴位邻近肺脏投影区,艾灸刺激可通过经络传导调节肺脏功能。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能帮助宣肺平喘,减少痰液分泌,改善通气功能。

3、改善肩颈疼痛

缺盆穴所处位置对应颈肩部神经分布区域,艾灸可放松斜方肌、胸锁乳突肌等肌群,缓解落枕、颈椎病引发的僵硬感和放射性疼痛,促进局部代谢废物排出。

4、促进脾胃运化

作为胃经要穴,艾灸能增强脾胃阳气,改善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其温热效应可调节胃肠蠕动节律,对于功能性胃肠疾病具有辅助调理作用。

5、调节免疫功能

持续艾灸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增强机体正气,提高淋巴细胞活性,改善易感冒体质。这种整体调节作用对亚健康状态人群尤为适用。

进行艾灸治疗时需注意保持穴位皮肤清洁,艾条距离皮肤保持3-5厘米,每个穴位施灸10-15分钟为宜。若出现咽喉肿痛、高热等实热证候应暂停使用,孕妇及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操作。建议配合穴位按摩、拔罐等疗法以增强疗效。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