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什么是心血虚证?

心血虚证是中医辨证中的一种常见证型,多由气血不足导致心失所养所引起。患者常表现为心悸、失眠、健忘、面色苍白等症状,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等不适。

心血虚证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长期过度劳累、慢性失血或饮食失调可能导致心血耗伤,无法滋养心脏。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血不足时心脏失去濡养,容易影响神志功能,出现心神不宁的表现。这类患者通常可见舌质淡白、苔薄,脉象细弱或沉细。与心阴虚证相比,心血虚证更多表现为血虚特征,如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而心阴虚证则以舌红少苔、五心烦热等阴虚症状为主。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思虑和熬夜。饮食上可适当摄入红枣、龙眼肉、猪肝等补血食物,但需注意脾胃运化功能。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胸闷胸痛等严重表现,应及时到中医科就诊。药物调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常见方剂如四物汤、归脾汤等,具体用药配伍应根据个体体质调整,不建议自行用药。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