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著云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肾积水的原因是什么?

肾积水可能是尿路梗阻、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肿瘤、先天性畸形以及炎症感染等原因引起的,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是肾积水最常见的病因,包括输尿管狭窄、前列腺增生、腹膜后纤维化等疾病。这些情况会导致尿液排出受阻,使肾盂和肾盏内压力升高,逐渐形成积水。患者可能出现腰腹部胀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可通过超声或CT尿路造影明确梗阻部位,通常需要手术解除梗阻,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胶囊、盐酸特拉唑嗪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2、泌尿系统结石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可能嵌顿在尿路中,直接阻塞尿液流通。结石移动过程中可能划伤黏膜引发血尿,同时刺激输尿管引起剧烈绞痛。对于小于6mm的结石可尝试排石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排石颗粒、尿石通丸等,同时需大量饮水促进结石排出。结石较大时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

3、泌尿系统肿瘤

肾盂癌、膀胱癌等肿瘤生长可能压迫或浸润尿路,造成机械性阻塞。此类患者可能伴随无痛性肉眼血尿、消瘦等症状,确诊需进行病理活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根据病理类型辅以吉西他滨、顺铂等化疗药物或放疗。

4、先天性畸形

儿童肾积水多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重复肾畸形等。这些结构异常会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婴幼儿可能出现腹部包块、发育迟缓等表现。轻度积水可定期观察,严重者需行肾盂成形术等矫正手术。

5、炎症感染

慢性肾盂肾炎、尿道结核等炎症性疾病可能引起尿路瘢痕性狭窄。长期炎症刺激会导致输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进而引发肾积水。治疗需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结核患者需规范抗结核治疗。

若发现腰部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确诊后应根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避免盲目使用利尿剂或止痛药物。定期复查肾功能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孕妇及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选择安全的诊疗方案。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