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肩即肩周炎,主要症状包括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夜间痛、肌肉萎缩以及关节僵硬感等。该病早期以疼痛为主,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关节功能障碍,需及时干预治疗。
1、肩关节疼痛
五十肩患者在发病初期常出现肩部阵发性钝痛,受凉或劳累后疼痛加剧,严重时可发展为持续性刀割样痛。疼痛范围可能向颈部、肘部放射,导致上肢活动时痛感明显。
2、活动受限
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会降低,特别是外旋、外展、上举等动作受限显著。患者可能出现梳头、穿衣、反手摸背等日常动作困难,严重者肩关节活动范围可能减少50%以上。
3、夜间痛
约有60%患者出现夜间疼痛加重现象,常因体位改变诱发剧烈疼痛,影响睡眠质量。这与夜间副交感神经兴奋、痛阈降低及炎症因子释放增加有关。
4、肌肉萎缩
长期制动可能导致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表现为患侧肩部肌肉体积缩小、肌力减弱,可通过肌力训练改善。
5、关节僵硬感
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关节僵硬明显,适当活动后有所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粘连可能导致“冻结”现象,需通过关节松动术治疗。
若出现持续肩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建议尽早就医进行X线或MRI检查。急性期可通过热敷、冲击波等物理治疗缓解症状,恢复期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爬墙运动、钟摆运动等锻炼,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提拉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