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龙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可降解支架是什么?

可降解支架是一种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的血管内植入器械,可在术后逐渐分解并被人体吸收。其主要特点是在完成支撑血管功能后自然降解,避免传统金属支架长期滞留体内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1、材料构成

可降解支架多采用聚乳酸、镁合金等生物相容性材料。聚乳酸支架通过水解反应逐步分解为乳酸单体,最终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镁合金支架则通过氧化反应逐渐降解,同时释放镁离子参与人体代谢。

2、降解过程

支架植入后6-12个月维持机械强度支撑血管,2-3年内完全降解。降解速度通过材料分子量、结晶度等参数精确调控,确保在血管完成重塑后才完全吸收,避免血管弹性回缩。

3、临床优势

与传统金属支架相比,可降解支架可恢复血管正常收缩功能,降低晚期血栓风险,不影响后续CT/MRI检查。特别适用于年轻患者和血管弹性较好的病变部位,为血管保留未来再治疗的可能性。

术后需遵医嘱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至少12个月,定期进行血管影像学复查。日常生活中应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避免支架植入部位受到外力冲击。选择支架类型需根据病变特征和患者个体情况,由心血管专科医生综合评估决定。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