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诗峰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增生性瘢痕如何形成?

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主要与创伤愈合异常、感染、遗传因素等有关,其本质是皮肤损伤后修复过程中胶原代谢失衡所致。以下具体分析其形成机制:

1、创伤愈合异常

皮肤受到烧伤、手术切口或深部创伤后,真皮层中的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并合成大量胶原纤维。此时胶原纤维的合成速度远超分解速度,导致胶原在局部异常堆积,形成高于皮肤表面的瘢痕组织。这种异常增生多出现在创伤后3-4周。

2、感染因素

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发生细菌感染时,持续的炎症反应会刺激巨噬细胞释放大量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该细胞因子可促进成纤维细胞活化,使胶原沉积量达到正常愈合的3倍以上,同时破坏胶原纤维的正常排列,形成质地坚硬的增生性瘢痕。

3、遗传因素

约30%-40%的患者存在瘢痕体质家族史,与COL3A1基因突变导致的Ⅲ型胶原合成异常有关。这类人群在受到轻微皮肤损伤(如蚊虫叮咬、疫苗接种)后,真皮网状层中的肌成纤维细胞持续活化,即使伤口完全愈合后,瘢痕仍会继续增生并超出原损伤范围。

若瘢痕出现持续增大、瘙痒或影响关节活动等情况,建议及时到烧伤科或整形外科就诊。临床常用硅酮制剂外敷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对于顽固性瘢痕可采用点阵激光联合压力衣进行综合治疗。治疗期间需严格防晒,避免搔抓刺激瘢痕组织。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