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八项通常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病原体的相关检测项目,具体检查内容可能因医院略有差异。常见的传染八项检查主要用于筛查血液传播性疾病,帮助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感染风险。
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是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的重要指标,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急性或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该检测通过化学发光法或酶联免疫法进行,需采集静脉血标本。若结果为阳性,通常需进一步检测乙肝病毒DNA载量。
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该抗体反映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保护力,阳性结果提示既往接种过疫苗或感染后恢复。抗体滴度水平决定保护效果,当数值低于10mIU/ml时建议加强疫苗接种。
3、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e抗原阳性表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常见于乙肝大三阳状态。该指标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抗病毒治疗效果,数值下降提示治疗应答良好。
4、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e抗体阳性通常伴随e抗原消失出现,可能预示病毒复制减弱。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前C区变异导致e抗体假阳性,需结合HBV-DNA检测综合判断。
5、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核心抗体分为IgM和IgG两种类型,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IgG阳性则表明既往感染。该抗体终身存在,单独阳性时需排除窗口期感染可能。
6、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HCV阳性提示既往或现症感染,需通过HCV-RNA检测确认病毒复制情况。该检测存在假阳性可能,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或血液透析人群。
7、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采用TPPA或TP-ELISA方法检测,阳性结果需结合非特异性抗体试验(如RPR)判断疾病活动性。生物学假阳性可见于妊娠、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特殊情况。
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抗-HIV筛查阳性需送疾控中心进行免疫印迹法确证试验。窗口期约为4-6周,高危暴露后需在3个月后复查以排除假阴性可能。
具体检测项目可能因医疗机构检测套餐设置有所调整,建议在进行相关检查前咨询接诊医生。若检测结果出现异常,应及时至感染科或专科门诊就诊,由专业医师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避免自行解读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