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手段,通常可以检查腹部器官、妇科器官、浅表器官、心脏以及血管等部位。其应用范围较广,具体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检查目标。
1、腹部器官
B超常用于检查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器官。例如,通过观察肝脏的形态和回声,可判断是否存在脂肪性肝病、囊肿或占位性病变;胆囊检查能发现结石、息肉或炎症;胰腺和脾脏的B超有助于筛查肿瘤或肿大问题;肾脏检查可评估肾结石、肾积水或囊肿等异常。
2、妇科器官
B超在妇科领域主要用于检查子宫、卵巢及输卵管。经腹部或阴道B超可观察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囊肿等情况,还可监测妊娠早期胎儿的发育状况,评估异位妊娠、盆腔积液等病变。
3、浅表器官
甲状腺、乳腺、淋巴结等浅表组织可通过高频B超进行检查。例如,甲状腺B超能发现结节、囊肿或肿瘤性病变;乳腺检查可筛查乳腺增生、囊肿或肿块;淋巴结B超有助于判断肿大原因,如炎症或转移瘤。
4、心脏
心脏B超(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脏结构、瓣膜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用于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心肌肥厚、心包积液等疾病,同时监测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
5、血管
颈动脉、下肢动静脉等血管的B超检查能观察血管壁厚度、斑块形成及血流情况。例如,颈动脉B超可筛查动脉粥样硬化,下肢静脉检查有助于诊断深静脉血栓或静脉曲张。
进行B超检查前,建议遵医嘱做好空腹、憋尿等准备,检查过程中需配合医生调整体位。若发现异常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或临床资料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后续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