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保护易感人群等,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采取针对性防护。日常需加强个人卫生管理,必要时接种疫苗。
1、控制传染源
对于已确诊或疑似感染性疾病的患者,需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如流感患者居家隔离、结核病患者住院治疗等。医疗机构需对患者分泌物、排泄物进行严格消毒,避免病原体扩散至环境中。动物源性传染病还需对相关动物进行检疫或扑杀。
2、切断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疾病需佩戴口罩并保持室内通风,如新冠肺炎、麻疹等。消化道传播疾病应做好食品卫生,避免饮用生水或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如霍乱、甲肝等。接触传播疾病需勤洗手,避免共用个人物品,如手足口病、疥疮等。虫媒传播疾病需灭蚊灭鼠,如疟疾、流行性出血热等。
3、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狂犬疫苗等。高危人群可预防性使用药物,如HIV暴露后服用阻断药。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可增强免疫力,老人、儿童等易感人群需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感染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前往传染病高发地区前,建议咨询疾控中心获取专业防护指导,必要时提前接种相应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