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苜蓿有哪些医疗功效与作用?

苜蓿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在中医理论中一般具有清热利尿、通便排毒、凉血止血、补充营养以及抗氧化等功效和作用。其嫩叶可作蔬菜食用,全草可入药,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清热利尿

苜蓿性微寒,入膀胱经,能清除体内湿热邪气。其含有的皂苷类成分可促进尿液生成,有助于缓解湿热内蕴引起的小便短赤、水肿等症状。古代医籍《本草纲目》记载其能利五脏、通小便。

2、通便排毒

嫩芽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可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每100克新鲜苜蓿含2.1克膳食纤维,能改善功能性便秘,促进肠道毒素排出,但器质性肠道疾病患者不宜单靠此改善。

3、凉血止血

中医认为其性凉入肝经,对于血热妄行引起的鼻衄、痔疮出血有辅助止血效果。现代研究显示其维生素K含量较高,每100克含120微克,有助于促进凝血因子合成,但严重出血仍需及时就医。

4、补充营养

嫩叶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及钙、铁等矿物质,每100克含维生素C118毫克,钙103毫克。适量食用可补充人体所需微量元素,但不可替代正规膳食来源,特殊人群需注意草酸含量。

5、抗氧化

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如苜蓿素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65%,但日常食用量能达到的抗氧化效果有限,不能替代专业抗氧化剂。

苜蓿作为传统中药材使用时需辨证施治,脾胃虚寒者慎用。新鲜食用建议焯水去除草酸,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200克。若出现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用,相关疾病治疗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