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外科

被刺扎到应如何处理?

被刺扎到后需及时处理伤口,通常包括清洁伤口、取出异物、消毒、包扎以及必要时就医等措施,以减少感染风险。具体处理方法需根据刺入深度、异物残留情况以及是否出现感染等决定。

1、清洁伤口

被刺扎伤后应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表面,配合肥皂轻柔擦拭周围皮肤,有助于清除表面污物和细菌,降低感染概率。避免用力揉搓,以免加重组织损伤。

2、取出异物

若肉眼可见刺状物残留,可用消毒后的镊子夹住异物根部,沿刺入方向缓慢拔出。若异物较深或已断裂,不可强行挤压伤口,否则可能导致残留物移位或加重出血。

3、消毒处理

异物取出后用碘伏或75%酒精由内向外环形消毒伤口及周围2厘米范围,重复2-3次。若皮肤完整无破损,可直接消毒;若存在开放性伤口,需避免酒精直接刺激创面。

4、包扎保护

浅表伤口消毒后可用无菌纱布覆盖并固定,保持干燥透气。每日更换敷料并观察愈合情况,若纱布渗液需及时更换,避免形成湿润环境滋生细菌。

5、及时就医

出现伤口红肿、疼痛加剧、渗脓或发热等感染征象时,需立即就诊。医生可能进行清创缝合,并开具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口服抗生素。若伤口较深或被铁锈污染,还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染。

处理过程中切忌用未消毒的器械挑刺,以免引入更多病原体。自行拔出异物后若持续疼痛或出血不止,提示可能存在残留,需借助影像检查明确。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即使轻微刺伤也建议尽早就医,防止继发严重感染。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