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性肝病是指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通常由多种因素引起。正常情况下肝脏含有少量脂肪,但当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时即可诊断为脂肪性肝病。这种情况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伴随其他肝脏疾病。
脂肪性肝病的形成与长期饮酒、肥胖、高脂饮食、糖尿病等因素密切相关。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由过量饮酒导致肝脏代谢功能受损,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则常见于代谢综合征患者。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乏力或食欲减退。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超声检查可见肝脏回声增强,CT扫描显示肝密度降低,血液检查可能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
建议控制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范围内,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饮食方面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ω-3脂肪酸比例。对于合并代谢异常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增敏剂或降脂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肝脏弹性成像。若出现黄疸或腹水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