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内镜治疗、原发病治疗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方案。
1、药物治疗
糜烂性胃炎常伴有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黏膜损伤,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尼替丁片等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糜烂部位的刺激。若存在胃黏膜保护需求,可应用硫糖铝混悬凝胶、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促进修复。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需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等抗生素进行根除治疗。
2、饮食调理
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辛辣、油炸、过冷或过热饮食,减少咖啡、酒精摄入,以降低对胃黏膜的进一步损伤。少食多餐有助于减轻胃部负担。
3、内镜治疗
对于伴有活动性出血或较大糜烂病灶的患者,可通过内镜下止血术(如电凝、钛夹封闭)或黏膜修复治疗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
4、原发病治疗
若糜烂性胃炎继发于肝硬化、尿毒症等全身性疾病,需积极控制原发病,例如使用利尿剂减轻腹水,或通过透析改善肾功能,从而缓解胃黏膜病变。
5、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戒酒,避免熬夜和精神紧张,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并促进愈合。
糜烂性胃炎患者需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治疗效果,避免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若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应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