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中医六腑指的是什么?

中医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是人体重要的传化器官,主要参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它们在中医理论中与五脏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

1、胆

胆与肝相表里,具有贮藏和排泄胆汁的功能。胆汁由肝之余气所化生,注入肠道以助消化,尤其对脂肪类食物的分解起关键作用。此外,胆主决断,与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相关。

2、胃

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被称为“水谷之海”。食物经胃初步消化后形成食糜,通过胃气通降作用传至小肠。胃气强弱直接影响全身气血生成,故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说。

3、小肠

小肠接受胃下传的食糜,进行“泌别清浊”的生理过程。其将水谷精微吸收并输布全身,糟粕下传大肠,多余水分渗入膀胱。这一功能对营养吸收和体液代谢至关重要。

4、大肠

大肠主要传导糟粕,接受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多余水分,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传导之官”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排便通畅度。

5、膀胱

膀胱具有贮存和排泄尿液的生理功能,通过气化作用将体内代谢后的水液转化为尿液排出。其开合受肾气调控,与肾共同维持水液代谢平衡。

6、三焦

三焦作为六腑中唯一没有实体形态的器官,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其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通路,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重要作用。

保持六腑功能正常需注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若出现消化不良、二便异常等症状,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辨证调理,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恢复脏腑协调功能。日常可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以促进腑气通畅。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