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消化科

裂孔疝分为哪几种?

裂孔疝根据疝入胸腔的结构和病理特点可分为滑动型疝、食管旁型疝、混合型疝以及巨大型疝四种类型,具体类型需结合胃镜检查或影像学结果判断。

1、滑动型疝

这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胃食管连接部及部分胃底通过食管裂孔向上滑入胸腔。患者可能出现胃酸反流、胸骨后烧灼感等症状,平躺或腹压增高时症状可能加重。该类型疝囊可随体位变化滑动,发生嵌顿的风险较低。

2、食管旁型疝

胃食管连接部位置正常,但胃底或胃体部分通过食管裂孔缺损疝入胸腔,形成位于食管旁的疝囊。此类疝囊位置固定,存在较高的嵌顿风险,可能引发剧烈胸痛、吞咽困难,严重时可导致胃扭转或坏死。

3、混合型疝

同时存在滑动型疝和食管旁型疝的特征,胃食管连接部及部分胃体均发生移位。这种情况可能伴随更广泛的膈肌缺损,反流症状与机械性压迫症状可能同时出现,治疗难度相对较高。

4、巨大型疝

超过30%的胃组织疝入胸腔,常见于长期未治疗的病例。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反复肺部感染等压迫症状,胃黏膜长期暴露在胸腔环境中可能引发溃疡或出血,通常需要外科手术干预。

若出现持续胸痛、呕吐咖啡色液体或吞咽梗阻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CT、上消化道造影等检查明确疝类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控制反流或手术修补膈肌缺损等。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