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牙齿通常可以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四种类型,智齿属于第三磨牙的特殊存在。不同形态的牙齿在咀嚼中承担着特定功能,共同完成食物的切割、撕裂和研磨。
1、切牙位于口腔前部上下颌骨中线两侧,上下各4颗共8颗。这类牙齿呈铲形,边缘锐利,主要负责切割食物。切牙在发音和面部支撑中也起辅助作用,其牙冠较薄易受外力损伤。
2、尖牙又称犬齿,分布于切牙两侧,上下各2颗共4颗。具有明显的牙尖结构,牙根最长为所有牙齿之最。主要功能是撕裂韧性食物,在咬合关系中承担引导下颌运动的重要作用。
3、前磨牙位于尖牙后方,上下各4颗共8颗。这类牙齿有2个牙尖,牙冠呈立方形,既有撕裂功能又可辅助磨碎食物。前磨牙在儿童替牙期会经历乳磨牙替换过程,其窝沟较深容易发生龋坏。
4、磨牙包括第一、二、三磨牙(智齿),上下颌各6颗共12颗。宽大的咬合面和多个牙尖使其成为主要咀嚼器官,负责精细研磨食物。第三磨牙约在17-25岁萌出,常因颌骨空间不足导致阻生。
日常应注意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线清洁齿缝。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特别是出现智齿位置异常、牙齿疼痛或牙龈出血时,应及时就诊。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有效延长牙齿使用寿命,维护咀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