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性角化病是一种由长期紫外线损伤引起的皮肤癌前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好发于面部、手背等日光暴露部位。临床表现为皮肤粗糙的鳞屑性斑块,可能进展为鳞状细胞癌。
光化性角化病的发生主要与长期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细胞DNA损伤有关。紫外线使角质形成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引发异常增生,形成角化过度性皮损。典型皮损为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的红色或肤色斑块,表面覆盖黏着性鳞屑,边缘不规则,部分伴有毛细血管扩张。患者常无自觉症状,少数有轻微瘙痒或灼热感。诊断需结合皮肤镜检查和病理活检,需与脂溢性角化病、扁平苔藓等鉴别。
日常需加强防晒措施,使用SPF30以上的广谱防晒霜,穿戴遮阳帽及衣物。避免正午时段户外活动,定期观察皮损变化。若发现皮损增厚、出血或快速增大,应及时就诊皮肤科,通过冷冻治疗、手术切除或光动力疗法进行干预,降低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