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形成原因主要与长期久坐或久站、便秘或腹泻、妊娠及腹内压增高、不良饮食习惯以及年龄增长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导致肛门周围静脉丛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形成痔疮。
1、长期久坐或久站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影响肛门直肠部位的血液循环,导致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壁压力增高,逐渐形成静脉曲张团块。例如司机、办公室职员等职业人群因久坐容易出现肛门坠胀感,严重时可能伴随出血。
2、便秘或腹泻
排便异常会增加腹压,尤其干硬粪便通过肛门时反复摩擦黏膜,可能造成肛垫下移和静脉破裂。长期腹泻则因频繁刺激肛门导致局部充血,常见症状包括排便疼痛、便后滴血,此时可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功能。
3、妊娠及腹内压增高
孕期子宫增大会压迫下腔静脉,导致肛门静脉回流障碍,约50%孕妇可能出现痔疮水肿。慢性咳嗽、腹腔肿瘤等引起的持续性腹压升高也会诱发痔疮,这类患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4、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摄入辛辣食物、饮酒或咖啡因饮料会刺激直肠黏膜充血,降低血管弹性。高脂低纤维饮食易引起便秘,进一步加重痔疮症状,建议日常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并保持充足水分。
5、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长,肛门支撑结缔组织逐渐松弛,静脉壁弹性减弱,容易发生静脉扩张。老年患者常伴随肛门括约肌功能减退,可能出现痔核脱出难以回纳的情况。
日常应注意避免持续久坐,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保持规律排便习惯。若出现反复便血、痔核脱出或剧烈疼痛,建议及时到肛肠科就诊,通过肛门指检或肠镜检查明确病情程度,遵医嘱选择药物坐浴、硬化剂注射或手术切除等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