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初期症状通常出现在感染后2-4周,可能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咽痛以及腹泻等。这些症状与免疫系统对HIV病毒的反应有关,但需通过专业检测确诊。
1、发热
约80%的感染者会出现持续1-2周的低热或高热,体温可达38-40℃。这是由于病毒侵入体内后引发免疫应答,激活细胞因子释放所致,通常伴有夜间盗汗和乏力。
2、皮疹
多呈现红色斑丘疹或荨麻疹样皮损,常见于躯干部位。这种皮肤表现与病毒血症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相关,可能伴随黏膜溃疡或口腔念珠菌感染。
3、淋巴结肿大
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可能出现对称性肿大,直径超过1厘米。这是免疫系统激活导致淋巴细胞增殖的反应,触诊时淋巴结质地较硬但无痛感。
4、咽痛
咽喉部炎症反应可能引发吞咽疼痛,常伴有口腔白斑或鹅口疮。HIV病毒直接侵袭黏膜组织,同时免疫力下降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
5、腹泻
约30%-60%的感染者出现水样便,每日排便超过3次。病毒破坏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影响营养吸收,严重时可导致体重下降超过10%。
若近期有高危接触史且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在窗口期结束后进行HIV抗体检测。需注意这些症状并非艾滋病特有,确诊需依靠实验室检查。医疗机构可提供HIV核酸、抗原抗体联合检测等专业诊断方法,切勿仅凭症状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