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不拔可能引发冠周炎、邻牙龋坏、牙列不齐、颌骨囊肿等问题,具体需根据智齿生长情况判断。若智齿阻生或位置不正,建议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拔除。
1、冠周炎
阻生智齿与周围牙龈之间易形成盲袋,食物残渣滞留后滋生细菌,可能引发冠周软组织红肿、疼痛,严重时伴随张口受限或面部肿胀。反复感染还可能扩散至邻近间隙,诱发颌面部蜂窝织炎。
2、邻牙龋坏
倾斜生长的智齿与第二磨牙接触面难以清洁,长期嵌塞食物易导致邻牙龋齿,甚至造成邻牙牙根吸收。部分病例中,邻牙可能因持续受压而松动脱落。
3、牙列拥挤
下颌智齿萌出时若空间不足,可能向前推挤其他牙齿,导致前牙排列紊乱、咬合关系异常。青少年患者可能出现原本矫正后的牙齿再次移位。
4、颌骨囊肿
阻生智齿周围的牙囊组织可能发展成含牙囊肿或角化囊肿,初期无明显症状,但随着囊肿增大可能破坏颌骨,导致病理性骨折或压迫神经引起麻木。
若智齿完全萌出且位置正常,无感染或龋坏迹象,可暂时观察。但出现反复肿痛、邻牙受损、咬合干扰或影像学显示异常时,建议尽早拔除。拔牙前需拍摄口腔全景片或CT,评估与神经血管的位置关系,降低手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