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判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估。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等,但需通过病原学检测确诊。
支原体感染初期可能出现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转为阵发性咳嗽伴少量黏痰,部分患者会出现喘息。发热通常为中等热度,伴随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但这些症状与流感、普通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存在重叠,无法单纯依靠症状确诊。
病原学检测是确诊关键,常用方法包括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咽拭子或痰液的PCR核酸检测以及支原体培养。其中PCR检测灵敏度可达60%-90%,发病后3-7天即可检出。抗体检测需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斑片状阴影,多呈节段性分布。
当出现持续发热超过3天、剧烈干咳影响睡眠、气促或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或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耐药性产生。治疗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咳嗽严重时可使用布地奈德雾化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