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抑郁的判断通常需结合情绪状态、日常行为及身体症状等多方面综合评估。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睡眠障碍等表现,可能提示孕期抑郁风险,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情绪症状
孕期抑郁的核心表现包括长时间情绪低落、易怒、过度焦虑或悲伤,可能伴随无助感或自责。这些情绪波动通常难以自我调节,且与孕激素变化相关,但严重程度远超普通孕期情绪波动。
2、身体变化
患者常出现失眠或嗜睡、食欲激增或锐减、持续性疲劳等躯体症状。约60%的孕期抑郁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胃痛等躯体化表现,这类症状每日持续超过4小时需警惕。
3、社会功能影响
表现为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回避社交互动,工作能力显著下降。典型特征包括抗拒产检、停止胎教活动等孕期特有行为改变,这些退缩行为若持续10天以上具有临床意义。
孕产妇可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初步筛查,但最终诊断需由精神科医生结合临床症状量表、病史访谈及排除器质性疾病后确认。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向产科医生反馈并转介心理门诊,早期干预可获得更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