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出现腹泻症状时,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腹痛、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调整饮食
孕妇腹泻可能与饮食不当有关,需减少摄入辛辣、生冷或油腻食物,如辣椒、冰淇淋、肥肉等。可暂时选择小米粥、面条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胃肠负担。
2、补充水分
频繁腹泻易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补液盐散,帮助补充钠、钾等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
3、物理治疗
用热水袋热敷腹部时需注意温度,避免烫伤皮肤。适当按摩肚脐周围区域也有助于促进肠道血液循环,缓解痉挛性疼痛。
4、药物治疗
若腹泻次数超过每日3次,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等肠道黏膜保护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但需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类药品。
5、及时就医
若腹泻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黏液便、血便、剧烈腹痛、胎动异常等情况,需立即就诊排查感染性肠炎、先兆流产等疾病,必要时进行粪便常规、B超等检查。
孕妇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隔夜饭菜或未煮熟的海鲜。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胎动变化,切勿自行服用止泻药物,以免影响胎儿发育。若伴有明显脱水症状,需遵医嘱静脉补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