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脑炎患者需采取隔离防护、病情监测、营养支持、皮肤护理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措施。具体护理方式需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以促进恢复并预防并发症。
1、隔离防护
乙型脑炎具有传染性,患者需在防蚊环境中隔离治疗,病房内应使用蚊帐、纱窗等防蚊设施,避免蚊虫叮咬传播病毒。接触患者时需佩戴口罩、手套,防止呼吸道或接触传播。
2、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每小时记录一次。特别注意有无抽搐、意识模糊或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加重表现,发现异常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营养支持
急性期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菜泥等,吞咽困难者需鼻饲喂养。恢复期增加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同时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每日饮水量需维持在2000ml以上。
4、皮肤护理
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骨突部位用软垫保护。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大小便后及时清理,已出现压疮者可用碘伏消毒后涂抹湿润烧伤膏,保持创面干燥。
5、康复训练
恢复期需进行肢体被动运动,每日3次,每次20分钟。语言障碍者可进行发音训练,从单音节开始练习。认知功能受损者通过积木、拼图等游戏进行智力康复。
乙型脑炎患者护理需持续至急性症状完全消失且神经功能恢复稳定。出院后仍需定期复查脑电图和肝功能,避免过度劳累。若出现头痛复发或肢体活动障碍,应立即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