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酸疼可能是牙釉质损伤引起,但也可能与牙周炎、龋齿、牙齿隐裂、牙齿敏感症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若长期存在酸疼症状,需警惕牙髓或牙周组织病变的可能。
1、牙釉质损伤
牙釉质是牙齿最外层的保护结构,若因长期磨耗、酸性物质侵蚀或刷牙方式不当导致其受损,牙本质小管暴露后会引起冷热刺激敏感。此时可采用脱敏治疗封闭牙本质小管,或使用含氟化物的脱敏牙膏缓解症状。
2、牙周炎
牙龈退缩导致牙根面暴露时,牙骨质中的神经末梢受外界刺激会产生酸痛感。需通过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牙周基础治疗控制炎症,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辅助治疗。
3、龋齿
当龋坏进展至牙本质层时,食物嵌塞或温度变化会刺激牙髓神经引发酸疼。需及时清除腐质后进行复合树脂充填,若已近髓可先用氢氧化钙盖髓剂保护牙髓,再行修复治疗。
4、牙齿隐裂
肉眼难察觉的细微裂纹可能延伸至牙本质深层,咀嚼时裂纹开合会刺激牙髓。对于未累及牙髓的隐裂牙,可采用全冠修复;若已出现牙髓炎症状,则需根管治疗后行冠修复。
5、牙齿敏感症
牙颈部楔状缺损或牙龈生理性退缩导致的暴露牙本质,在受到机械或化学刺激时会产生短暂锐痛。日常可使用抗敏感牙膏,必要时由医生进行激光治疗或树脂充填。
建议出现牙齿酸疼后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使用软毛牙刷并采用巴氏刷牙法。若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牙龈肿胀、夜间痛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到口腔科进行X线片检查和冷热诊测试,排除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