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龙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适量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有益吗?

适量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有益吗?

适量运动对心血管疾病一般是有益的。适度的运动可以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等方式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1、改善血压

适量运动可促进血管扩张,帮助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辅助控制高血压。长期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能使收缩压下降约5-10mmHg,减少心脏负荷。

2、调节血脂

运动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使血脂异常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降低3%-5%。

3、增强心肺功能

规律运动可提升心肌收缩力和心脏泵血效率,改善心脏储备功能。例如耐力训练可使每搏输出量增加10%-15%,降低静息心率约5-10次/分钟,减轻心脏工作负担。

4、控制体重

运动消耗多余热量,减少内脏脂肪堆积。体重每减轻5%-10%,可显著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和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代谢综合征相关的心血管风险。

5、缓解压力

运动刺激内啡肽分泌,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心理压力的缓解有助于减少应激性心肌缺血发作频率,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前应进行专业评估,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期需禁止运动。建议选择心率控制在最大预测心率(220-年龄)的50%-70%范围内的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太极拳、骑行等,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40分钟为宜。运动过程中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需立即停止并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