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消化不良的症状与成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临床表现和伴随症状上,通常与消化系统发育程度、表达能力和生理特点有关。
婴儿因胃肠道功能未完善,消化不良时多表现为溢奶或吐奶,吐奶后可能因不适而持续哭闹,且腹部膨隆、肠鸣音活跃等体征较明显。由于无法用语言表达,婴儿可能通过拒食、睡眠不安、频繁蜷缩双腿等动作反映不适。大便性状改变也是典型表现,如奶瓣便、泡沫便或排便次数异常增多。而成人消化不良常见症状包括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能明确描述疼痛位置和性质,常伴有反酸、恶心等胃食管反流症状,排便异常多表现为便秘或腹泻交替。
在严重并发症方面,婴儿可能因消化吸收障碍出现体重增长缓慢、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严重时可能伴随低热。成人则可能因长期消化不良引发营养不良、贫血,若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出现口臭,慢性病例可能进展为胃炎或消化性溃疡。诊断时,婴儿需重点排除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等特异性因素,成人则需鉴别胆囊疾病、胰腺功能异常等器质性病变。
若婴儿出现持续呕吐伴体重不增、血便或高热,应及时儿科就诊。日常喂养应注意拍嗝、少食多餐,奶粉喂养者可尝试换用适度水解配方。成人患者需避免暴饮暴食,减少油腻辛辣食物摄入,若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建议进行胃镜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