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症状表现上有明显区别,通常可从受累关节、疼痛特点及伴随症状等方面进行区分。这两种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具体症状也存在差异。
1、受累关节不同
痛风急性发作时多累及单侧第一跖趾关节,也可出现在踝关节、膝关节等部位,通常表现为单关节突发红肿热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对称性侵犯手指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小关节,后期可能累及腕、肘等大关节,且关节肿胀呈梭形。
2、疼痛特点不同
痛风发作时疼痛剧烈,呈刀割样或撕裂样,常在夜间或清晨突然发作,持续数天至1周可自行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持续性关节疼痛,晨僵时间常超过1小时,活动后有所缓解,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未经治疗可能出现关节畸形。
3、伴随症状不同
痛风患者可能伴随痛风石形成,常见于耳廓、关节周围,严重者可出现肾脏损害。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关节症状外,可能伴有全身乏力、低热、类风湿结节等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心肺系统受累。
若出现关节肿痛症状,建议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通过血尿酸检测、类风湿因子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早期规范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改善预后,避免自行用药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