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碎石前通常需要进行尿液分析、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电图以及感染筛查等项目,以确保患者符合治疗条件并规避风险。具体检查需根据医生评估后进行。
1、尿液分析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或血尿。若存在感染,需先控制感染再进行碎石,避免感染扩散。
2、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测。血常规可评估有无贫血或炎症;肝肾功能异常可能影响麻醉药物代谢;凝血功能异常会增加碎石后出血风险,需提前干预。
3、影像学检查
常用B超、X线或CT明确结石的位置、大小、数量及泌尿系统解剖结构。B超适用于孕妇及儿童;CT能精准显示结石密度和周围组织关系,帮助制定碎石方案。
4、心电图
评估心脏功能,尤其老年患者或合并心血管疾病者。体外碎石过程中可能出现疼痛应激反应,心脏功能不佳者需提前调整治疗计划。
5、感染筛查
包括尿培养和药敏试验,明确致病菌种类及敏感抗生素。若存在活动性尿路感染,需先抗感染治疗,否则碎石可能导致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进行体外碎石前需完善上述检查,医生会根据结果评估适应证与禁忌证。患者应主动告知病史、过敏史及用药情况,配合医生完善术前准备,确保治疗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