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中的三查八对是临床输血操作的关键环节,主要目的是确保输血安全。三查包括检查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及输血装置,八对则涉及核对患者信息、血型、血液成分等内容。
1、三查
三查是输血前对血液制品及输血装置的三项基础检查。首先需确认血液制品的有效期,查看标签标注的采集日期、储存期限,避免使用过期血制品。其次需肉眼观察血液质量,检查血袋是否破损、渗漏,血浆层是否出现浑浊、絮状物或溶血现象。最后需检查输血装置包装是否完整、管路有无裂纹,确保输血器密闭性良好。
2、八对
八对是在输血全过程中需要双人核对的八个关键信息。需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门诊号等身份标识;核对ABO血型及Rh血型是否与配血报告一致;确认血液成分类型如全血、悬浮红细胞或血浆等;核对献血码与血袋标签编码是否对应;检查血液剂量是否符合医嘱;验证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是否相容。同时需在输血前、输血中不同时段重复核对。
3、操作规范
操作时应由两名医护人员同步核对所有信息,采用开放式提问方式确认患者身份。输血前需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并记录,使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起始滴速控制在20滴/分钟,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再调整速度。输血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有无寒战、皮疹等输血反应,输血后血袋需保留24小时备查。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可有效避免溶血反应、过敏反应等输血风险。操作人员需保持高度责任心,每次输血都必须完整执行核对程序,发现任何信息不符或血液异常应立即暂停操作,并及时上报输血科复查。建议医疗机构定期开展输血安全培训,强化医护人员规范操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