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凯华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脑梗怎样预防后遗症发生

脑梗怎样预防后遗症发生

脑梗后预防后遗症的发生需要综合干预,主要包括及时溶栓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及定期复查等措施。早期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是降低致残风险的关键。

1、及时溶栓治疗

发病4.5小时内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是恢复血流的关键措施,可挽救缺血半暗带脑组织。超过时间窗但符合条件者,6小时内可考虑动脉取栓治疗。溶栓后需密切监测出血风险,24小时内避免使用抗凝药物。

2、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稳定在140/90mmHg以下,常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药物。糖尿病患者应通过胰岛素或二甲双胍控制空腹血糖≤7mmol/L。同时需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5次以上有氧运动。

3、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48小时后即可开始床边康复,包括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活动。2周后开展坐站平衡、步态训练,配合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失语患者需进行听理解、复述等语言训练,每日训练时间不少于1小时。

4、药物治疗

急性期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联合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脑保护剂如依达拉奉可改善神经功能,胞磷胆碱钠促进脑代谢。存在吞咽障碍时需使用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

5、定期复查

出院后每3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每年进行头颅MRI检查。每月监测血脂四项,维持LDL-C小于1.8mmol/L。出现肢体麻木加重、言语不清等症状需立即就诊。

患者需在神经内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防治方案,治疗期间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用抗凝药物。通过规范的二级预防、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以及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可显著降低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发生率。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