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可能由接触多种物质引起,常见原因包括化学物质、动植物以及金属等。若接触后出现红肿、丘疹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过敏原。
1、化学物质
日常接触洗涤剂、染发剂或化妆品中的表面活性剂、香料等成分时,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引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患者常伴有灼热感,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缓解症状。
2、动植物
接触花粉、尘螨、昆虫毒液或荨麻等植物时,其含有的异种蛋白可能诱发Ⅰ型超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风团样皮疹。此时需立即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并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
3、金属
镍铬合金首饰、皮带扣等物品中的金属离子可能引起Ⅳ型超敏反应,导致接触部位出现边界清晰的湿疹样皮损。急性期可用硼酸溶液冷湿敷,慢性期需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同时避免佩戴含致敏金属的饰品。
日常需注意观察并记录可疑致敏物,新使用的护肤品建议先在耳后小面积试用。若瘙痒反复发作或伴随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应立即到皮肤科进行斑贴试验和血清IgE检测,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