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龙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泡温泉时需要注意哪些健康事项

泡温泉时需要注意哪些健康事项

泡温泉时需要注意控制水温、限制时间、保持卫生、关注身体状况以及及时补水等健康事项。温泉虽有益健康,但不当操作可能引发不适,需谨慎对待。

1、水温控制

泡温泉时水温不宜过高,建议选择38℃~42℃的温泉池。人体皮肤耐受温度通常在40℃左右,超过45℃可能造成烫伤。初次入池应先用温泉水淋浴四肢,待适应后再全身浸泡,避免温差过大导致血压波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需警惕高温诱发意外。

2、时间限制

单次浸泡时间建议控制在10~15分钟。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浸泡会导致体表血管扩张,可能引发头晕、心悸等不适。建议每泡15分钟上岸休息10分钟,全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老年人和孕妇应将单次时间缩短至8~10分钟。

3、个人卫生

公共温泉池可能存在微生物污染风险。浸泡前后需用流动清水冲洗身体,女性建议穿着专用泳衣。自备消毒毛巾、拖鞋等个人用品,避免使用公共浴巾。浸泡后及时用弱酸性沐浴露清洁皮肤,防止矿物质残留刺激皮肤。

4、身体状况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者,需经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适合泡温泉。皮肤破损、湿疹发作期或处于月经期的女性应避免浸泡。空腹或餐后1小时内不宜入浴,前者易引发低血糖,后者可能影响消化功能。

5、及时补水

温泉浸泡会加速体内水分蒸发,建议每15分钟补充200~300ml温水。可选择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淡盐水,避免饮用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品。补水温热为宜,与体温差值不超过10℃。

泡温泉时应选择正规经营场所,注意观察池水清洁度。浸泡过程中如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浸泡并寻求帮助。特殊人群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温泉疗法,确保健康安全。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