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头皲裂可通过正确哺乳姿势、保持清洁干燥、使用滋润产品、药物治疗及预防感染等方式预防和处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评估。
1、正确哺乳姿势
哺乳时应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而非仅含乳头,避免过度摩擦或牵拉。哺乳后可轻柔挤出少量乳汁涂抹乳头,利用其天然油脂成分形成保护层。每次哺乳时间不宜过长,两侧乳房交替喂养以减少局部压力。
2、保持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清洁乳头1~2次,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清洁剂。哺乳后及时擦干水分,可让乳头自然晾干或使用纯棉透气的哺乳文胸。若有结痂可用植物油软化后轻柔去除,不可强行撕脱。
3、使用滋润产品
哺乳间隙可涂抹医用羊脂膏、维生素E乳等安全滋润剂,促进皮肤修复。哺乳前无需清洗,这类产品对婴儿无害。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以免刺激破损皮肤。
4、药物治疗
若皲裂伴明显疼痛或渗液,可遵医嘱外用红霉素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药膏预防感染。哺乳前需洗净药物残留,哺乳后重新涂抹。中重度皲裂可短期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
5、预防感染
若乳头出现红肿、渗液或发热等症状,可能继发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必要时口服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哺乳期安全抗生素,同时暂停患侧哺乳并用吸奶器排空乳汁。
哺乳期妈妈需选择合适尺寸的哺乳文胸,避免摩擦加重损伤。日常可进行乳头伸展练习提升皮肤弹性。若皲裂反复发作或久不愈合,需排查婴儿舌系带过短、鹅口疮等潜在问题,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