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引发的皮疹形态多样,通常表现为斑疹、丘疹、扁平湿疣、掌跖部梅毒疹等特征性皮肤表现。这些皮疹在不同阶段的梅毒中可能单独或同时出现,且具有无痛痒的特点。
1、斑疹
斑疹是二期梅毒最早出现的皮疹类型,表现为直径约1-2cm的玫瑰色或红褐色斑点,多分布在躯干、四肢近端等部位。这些皮疹通常不融合,按压可暂时褪色,表面无鳞屑或渗出,可持续数周后自行消退。
2、丘疹
丘疹呈铜红色或红褐色,直径约0.5cm左右,表面可有少量黏着性鳞屑。好发于面部、手掌、足底及外生殖器等部位,在肛门周围可能形成表面湿润的扁平湿疣,内含大量梅毒螺旋体,具有较强传染性。
3、掌跖部梅毒疹
约80%患者会出现掌跖部特征性皮疹,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红褐色斑丘疹,周围可见领圈样脱屑。这种皮疹在行走受压部位尤为明显,且常与其他类型的梅毒疹共存。
若发现身体出现无痛痒的红色皮疹,特别是伴有硬下疳病史或高危性行为者,建议及时到皮肤科进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确诊后需规范使用青霉素类药物进行驱梅治疗,并定期复查血清滴度直至转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