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通常指持续超过4周的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等症状,若超过这一时间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同时,若伴随其他严重症状或属于高危人群,即使未满4周也需尽早就诊。
1、持续时间超过4周
慢性腹泻的诊断标准通常以4周为界限。若排便习惯改变、粪便性状异常等情况持续超过4周,可能提示肠道炎症、吸收不良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慢性疾病,需通过粪便常规、肠镜等检查明确病因。
2、伴随严重症状
当腹泻合并发热超过38.5℃、持续腹痛、便血、显著体重下降(每月超过5%)、夜间腹泻影响睡眠时,可能与感染性肠炎、炎症性肠病或肿瘤相关。这类情况无论病程长短都需立即就诊,避免延误克罗恩病、肠结核等疾病的诊治。
3、特定高危人群
60岁以上老年人、免疫缺陷患者、炎症性肠病家族史者,或合并糖尿病、肝硬化等基础疾病者,肠道代偿能力较弱。这类人群出现超过2周的腹泻就应尽早就医,医生可能提前安排乳糜泻抗体检测、小肠造影等针对性检查。
出现持续性腹泻建议记录排便频率、粪便性状及伴随症状,就诊时提供完整的病史资料。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特别是未经医嘱长期使用洛哌丁胺可能加重肠道负担。临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血液生化、病原学检测或影像学检查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